脑血栓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食品安全的底线何时成了吃不死人人民 [复制链接]

1#

说起食用调和油大家并不陌生,它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制成。近年来,调和油以其特有的营养搭配理念,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。然而,记者调查发现,一些名目繁多的所谓食用调和油实际上和消费者的印象并不一样。福建省西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罗定发直言:虽然产品名不副实,但是我们坚守良心底线:最起码要吃不死人,不是地沟油,这是最基本的。(9月19日《健康时报》)

在调和油市场上,很多调和油的成分做了手脚。这些调和油演绎着“油腔滑调”的老油条作风。商标里标注的调和油成分想怎么标注就怎么标注。比如,大家都知道橄榄油价格高,对身体好,商家则把只参入了“10%的橄榄油”标注为“85%的橄榄油”。这样一来,就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,他们使用的橄榄油很少,却实现了利益最大化。

对于这种名不副实的成分标注,一些调和油生产商家不以为然,他们认为自己“已经很有良心”了,最起码“能经得起检验”,最起码“是吃不死人的”。“吃不死人”何时成了食品安全标准了?

“吃不死人”,其实不是为了消费者,而是为了自己。因为一旦“吃死了人”,也就意味着要承担严重后果,不仅会承担法律责任,还会导致企业破产。所以说,把“吃不死人”说成自己“很有良心”就是胡言乱语。“吃不死人”是食品安全的底线,如果食品是“可以吃死人的”岂不十分可怕?

更应该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